close

來源:馬偕兒科黃瑽寧醫師

孩子腹瀉怎麼照顧?我想不只是孩子,即使大人腹瀉起來也是很難受。這裡給大家一些指引與幫助。

腹瀉的原因

  腹瀉有輕有重,原因也很多種:

  1. 大部分的腹瀉都是病毒性感染所引起。
  2. 小部份是細菌性(包括食物中毒)或寄生蟲感染的腸胃炎。
  3. 嬰幼兒餵母奶若一天便便好幾次大多是正常的。
  4. 嬰幼兒如果不是餵母奶,而有腹瀉,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。
  5. 其他少見的腹瀉原因:腸套疊,巨結腸症...

  病毒性的腸胃炎以輪狀病毒(小孩),諾羅病毒(Norovirus)(大人小孩都有)居多;而細菌性的腸胃炎常見的菌種是沙門氏菌(Salmonella spp.),彎曲桿菌(Campylobacter),與產氣單胞菌屬(Aeromonas spp.)等等。通常病毒性腸胃炎糞便比較稀,黃,水;而細菌性腸胃炎則是黏,臭,綠,有血絲。不過這些都是經驗談,並非百分之百準確。

何時要去看醫生

  1. 您的孩子糞便有血絲。有血絲可能是細菌性腸胃炎,也可能在幼兒是腸套疊的表現,總之此時應該就醫,由醫師判斷嚴重度。
  2. 您的孩子有脫水跡象。脫水的症狀為:哭無眼淚,嘴唇乾燥,手汗減少,八小時都沒有尿尿。
  3. 您的孩子精神活動力變的很差。
  4. 您的孩子腹瀉合併發燒已經兩天。
  5. 慢性腹瀉兩週以上。  

腹瀉的居家照顧

  不管是細菌性或者是病毒性的腸胃炎,治療都是屬於支持療法為主,也就是以"幫助孩子度過生病的日子"為主要目標,而不是投予抗生素或者某種神奇的藥物治療。所謂支持療法的意思是,不要讓孩子在腹瀉當中脫水,這是我們最主要的目的。隨著不同年齡,照顧的方式也不大相同。

大孩子(一歲以上):

  • 改吃以澱粉質為主的食物:稀飯(可搭配少許海苔醬,醬瓜汁)、白飯、白饅頭、白吐司、蘇打餅乾、米湯、白麵條、馬鈴薯,水果可吃蘋果或香蕉泥。
  • 上述澱粉質飲食要持續到沒有腹瀉後一到兩天,才可以恢復正常飲食。
  • 不要吃蔬菜,其他水果,蛋類,豆類,油脂類等等食物。
  • 補充水分很重要,喝白開水或電解水,不限量。
  • 不要喝運動飲料,果汁,牛奶(便利商店有賣的都不適合);這些飲品會讓您的孩子拉更嚴重。
  • 若有止瀉藥可以配合著吃,然而藥物只是輔助,食物控制才是重點。有些較強的藥物要在醫生指示下服用,切勿自做主張。

嬰幼兒(喝母奶):

  • 喝母奶的嬰兒大便糊糊的,甚至綠綠的,一天不管幾次都是正常的。有幾個不正常的跡象:大便有血,大便有粘液,大便很臭且造成尿布疹,食慾減退,體重減輕,精神不佳,發燒。如果有以上症狀才需要就醫。
  • 餵母奶的母親少喝刺激性的飲料(可樂,咖啡,茶)可以減少嬰兒的稀便。
  • 如果真的腸胃炎,不要停母奶,繼續餵食(不減量)。若小便量減少表示吃不夠,可以加奶量,或補充電解水。

嬰幼兒(喝配方奶):

  • 停止喝配方奶。
  • 喝6-24小時的電解水。原則上小baby能喝多少就喝多少,不需要限制。
  • 若是三更半夜買不到電解水,可以用米湯加鹽巴代替(作法:半杯米湯,加兩杯水,再加1/4匙的鹽巴)。
  • 經過6-24小時的電解水餵食,這當中如果孩子腹瀉減少了,就可以換回原來的配方奶。
  • 如果連續拉肚子兩天以上,請改吃無乳糖的奶粉。請注意:水解蛋白配方仍然屬於含乳糖的奶,一樣會拉肚子。
  • 使用無乳糖奶粉後仍腹瀉的話,第一天可以用一半的濃度(半奶),但記得第二天就要恢復原來的濃度。 
  • 使用無乳糖奶粉直到腹瀉停止三天後,才可換回原來的奶粉。
  • 如果您的孩子已經在吃副食品,可以吃以澱粉質為主的食物:稀飯、白飯、白饅頭、白吐司、蘇打餅乾、白麵條、馬鈴薯,水果可吃蘋果或香蕉泥。

常見的錯誤觀念

  1. 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----錯!運動飲料的糖分太高,電解質又太少,一但稀釋就更少了。這些糖分會讓孩子腹瀉更厲害,而且得不到足夠的電解質。使用市售的電解水或者上述鹽巴米湯才是正確的。
  2. 喝6-24小時的電解水,都沒有養分,孩子會營養不良----傻!孩子不會因為這一小段時間就營養不良。
  3. 既然這樣,那電解水就喝久一點,或者一直喝半奶----危險!超過一天繼續給熱量不足的電解水或半奶,會讓孩子逐漸失去能量,那就真的會營養不良!請喝足夠濃度的無乳糖配方奶,或者母奶。
  4. 一喝就拉,一吃就拉,那喝少一點好了----危險!一喝就拉或一吃就拉,這是腸胃的反射動作。腹瀉時水分養分流失,更要補充足量的液體,甚至比平常更高量。不管是電解水或無乳糖奶,都應該喝到足量!如果拉肚子嚴重到有尿布疹,請擦氧化鋅(ZnO)藥膏或凡士林,每次換尿布就擦,擦越厚越好,不要只擦薄薄一層。
  5. 止瀉藥都沒有用,換一個強一點的----危險!小兒止瀉用藥本來就應該比較溫和,況且沒有任何一種神藥可以"完全"停止腹瀉。有些成人的藥給了孩子吃,雖然馬上止瀉,然而過不久之後嬰兒腹脹如球,痛不欲生,哭鬧不休,最後只有住院放肛門導管,何苦來哉!

預防腹瀉

  腸胃炎幾乎都是糞口傳染,上廁所沒洗手,摸了門把或水龍頭,其他人又再去摸,就被感染了。病毒性腸胃炎也可以飛沫傳染,有點防不勝防。洗手永遠是防止感染性腸胃炎傳播的主要方法,不論是上完廁所,或是幫孩子換完尿布後。

  細菌性腸胃炎有時候來自不乾淨的水,未煮熟的食物(雞肉,蛋殼...),因此不要喝山泉水,也不要喝地下水,不管什麼水應該都要煮過,熟食是最好的保護,生食永遠有潛在的危險。

 

 

小兒腹瀉 症狀不能輕忽
【聯合報╱謝承霖/國泰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主任】

文章來源

小兒科門診,腹瀉很常見。孩子越小,越要謹慎對待腹瀉,不少父母以為拉肚子是小病,用點藥就行了,卻忽視了孩子的一些症狀,可能釀成嚴重後果。

幼兒的感覺及表達能力差,腹瀉後常常說不清有沒有腹痛及部位,所以容易誤診。腹瀉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,需要進一步的鑑別診斷,拉肚子的幼兒中,有少數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,比如溶血性尿毒症候群、腦膜炎、敗血症等,必須謹慎處理。

腹瀉病例中,由於飲食不潔而致使細菌、病毒或細菌產生的毒素進入體內,引起的腹瀉最為多見,稱為「感染性腹瀉」,約佔腹瀉病例85%。這類腹瀉大都合併出現體溫異常,常常有38.5度左右的中度發燒,而且發燒症狀可能早於腹瀉或在腹瀉初期出現。

同時,罹患感染性腹瀉的幼兒還會出現不愛玩、不願吃東西、哭鬧、無精打采等現象。對此,家長不必過於焦慮,但要特別注意,當孩子高燒39度以上,又有腹瀉症狀,即使次數不多,還是應及時就診。

幼兒腹瀉時,建議家長應要進行四個方面的觀察:

一、觀察大便形狀與次數

幼兒腹瀉常見稀便、水樣便、蛋花樣便、黃綠色便或有少量粘液,每天次數可能在5次左右,大便量不很多,無明顯脫水現象。

如果便中帶有血絲,或血水樣便、或膿血樣便,且每次便量較少,坐便盆不願起來,就有可能是痢疾,或是出血性大腸桿菌腹瀉,應立即就診。如果孩子腹瀉次數多,排便量大,就會使體內失水多,容易出現脫水症狀,應及時就診並給予點滴輸液,防止脫水甚至酸中毒。

二、觀察藥物效果與反應

如果孩子腹瀉症狀較輕,對藥物反應良好,父母不必過度擔心。但若藥物在2天內未見療效,或出現藥物不良反應,應立即停藥重新就診。

腹瀉患兒的飲食應以質軟的清淡飲食為主,未斷奶的嬰兒可照樣餵奶,儘量多補充水分。此外,照護腹瀉患兒的家長要隨時洗手,防止病菌擴大傳播。

三、觀察精神狀態

觀察孩子是否出現精神差、嗜睡、抽搐、昏迷等症狀,這些症狀與一般腹瀉常有的無力、疲乏、愛睡覺、容易叫醒不同,是精神、意識出現障礙的表現。

還有一種表現是噴射性嘔吐,張嘴就噴嘔出來,而不是惡心難受才嘔吐,也不是用藥後嘔吐。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類似精神、症狀表現,要即刻就診。

四、觀察併發症的早期表現

腹瀉時出現高燒、頭痛、噴射狀嘔吐、尿量減少,呼吸不暢;皮膚出現皮疹、瘀斑等症狀,往往是併發症的早期表現,應及時就診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ki867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